《知足下帖》 -王羲之草书《十七帖》之一
知足下帖 ,东晋王羲之所著草书。
《知足下帖》“知足下行至吴”在书写上看成是一笔书,王羲之着手落笔时,就将力点放在最后一字上,中间字都是过渡。
《知足下帖》为《十七帖》丛帖第七通尺牍。褚遂良《右军书记》著录帖文。《淳化阁帖》 、《大观帖》 、《澄清堂帖》、《二王帖》收刻。
王羲之《十七帖》之知足下帖
【释文】知足下行至吴,念违离不可居,叔当西耶?迟知问。
【译文】知道您行将出任吴郡之守,想其地离家太远,不适合居处。叔是否将有西行?希望您能回信。
解读:清包世臣《十七帖疏证》认为“方回以黄门侍郎出为吴郡守,固辞,乃改临海。此右军初闻吴郡命,喜其近东而致之书。叔谓重熙,‘当西’谓其代荀羡为北中郎将镇下邳也。”
包世臣认为这是王羲之写给郗倍的信函,那么,“叔”则是指郗昙。郗倍为黄门侍郎时,吴郡守缺,朝廷欲以郗倍为太守,倍辞谢,遂转为临海太守。临海在会稽郡东南。帖中所谓“至吴”,当指郗倍出建康赴临海途中行至吴地。此时,郗昙代荀羡镇下邳,“当西”似指昙赴任下邳。下邳在建康北。相对王羲之所在的会稽和郗倍赴任的临海而言,“当西”才说得通。
《知足下帖》赏析
因此“知”入笔便走,在字底部作着力点,右侧作横势,末笔左带,“足”字承势,不提笔写成;“下”字全部作点,一侧一勒、一勾一掩,笔力在顿挫之间增大,以至于末笔借势前行,稍驻即作“行”字。“行”字增加纵势,书写右侧部分时,边走边压笔,笔锋弹起,凌空长跃,点下即写“至吴”两字,“至”字快速写就,与“吴”上半部分连成一体,形成“字群结构”,“吴”字下半部分斜顿笔反手右旋,压锋铺毫,以徐行短线,将跌宕起伏的动作缓缓收起。
纵观“知足下行至吴”,“知”字若高山,“足”字若山谷,“下”字似溪间圆石,“行”字似垂帘瀑布,“至”若水势跌落,“吴”若清流盘旋。六字宛如一高山流水,在山涧盘旋,回荡,奔跳,在断壁处跃起后一泻而下,痛快淋漓,落入天池。钩环盘纡,使转纵横,止行敛放,一气呵成。“一笔书”并不单单是一笔下去写数个字,而是以凝炼精简的线条将字的字内空间全部释放,只剩下字外空间,即行间布白。这也正是今草的魅力,是王羲之一变横势为纵引草书的魅力。在魏晋时代,不仅仅是名士书家,就是从敦煌残纸看到的不知名的书家,以笔势字势见胜的书家不在少数,为何王羲之独成巨擘,灿古耀今,胜就胜在布白空间与书写节奏上。更在于王羲之超越了点画的书写形态,进入了塑造“心象”的点画造型境地
《十七帖》全集介绍
《十七帖》中的多封信札,是王羲之写给他的老朋友益州刺史周抚的。因为第一封信开头是“十七”二字,于是统称为《十七帖》。《十七帖》丛帖共二十九帖,目录如下:
01、郗司马帖;02、逸民帖;03、龙保帖;04、丝布衣帖;05、积雪凝寒帖;06、服食帖;07、知足下帖;08、瞻近帖;09、天鼠膏帖;10、朱处仁帖;11、七十帖;12、邛竹杖帖;13、蜀都帖(游目帖);14、盐井帖;15、远宦帖(省别帖);16、都邑帖(旦夕帖);17、严君平帖;18、胡母帖;19、儿女帖;20、谯周帖;21、汉时讲堂帖;22、诸从帖;23、成都城池帖;24、旃罽胡桃帖;25、药草帖;26、来禽帖;27、胡桃帖;28、清晏帖;29、虞安吉帖。
《十七帖》目录主要依据收藏于香港中文大学的孔氏岳雪楼本《十七帖》,孔氏岳雪楼本为“僧权”全本,摹刻于南朝梁内府所藏原迹。
作者简介
王羲之(321-379年,一作303-361年)字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初任秘书郎,后任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等,世称王右军。后因与扬州刺史王述不和,辞官定居会稽山阴(今绍兴)。王羲之出身于建康乌衣巷显赫的王家,是王导之侄。曾与谢安共登冶城,“悠然遐想,有高世之志。”早年从卫夫人学书法,后来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备精诸体,一变汉魏以来质朴的书风,独创妍美流便的新体。王羲之的正书、行书为古今之冠,人赞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为历代学书法者所崇尚,被奉为“书圣”。其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后人摹本。行书以《兰亭序》为代表作,草书以《初月帖》、《十七帖》,正书以《黄庭经》、《乐毅论》最著名。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由 书法培训班 编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日内删除。 本站告知:内容仅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