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平石经残石 ,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刻石文物
熹平石经残石,是指东汉于熹平四年(175年)开始刻写的儒家经典石刻留存下来残石。另有残石之宋拓片,作为书法珍品备受重视。
熹平石经残石是一套范本,立于学校门前用来刊误订伪。学生们以此为据 传抄、学习,并作为考试的唯一依据。
熹平石经对纠正穿凿附会、臆造别字,维护文字统一起了积极作用,是中国最早的官方石刻“教科书”。它的出现开创了文字校正之先河,此后历代都有官方刻石宣布经文定本。
熹平石经简介
熹平石经因为于汉熹平四年(175年)开刻而得名,又称“汉石经”。刻于东汉熹平四年至光和六年(175—183)。内容包括《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并《公羊》、《论语》。隶书字体方正,结构谨严,是当时通行的标准字体,史载为蔡邕所书。东汉末年蔡邕、李巡等奉诏,为正定经本文字,以隶书一体写成,所以熹平石经又称一字石经、一体石经。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刻石开始,陆续立于洛阳太学前。此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史书多有记载。
《后汉书·蔡邕传》:“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熹平四年,乃与五官中郎将堂溪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张驯、韩说,太史令单飏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辆,填塞街陌。”
石经原本刻入了《周易》、 《尚书》、 《诗经》、 《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等七种经书,共46石,20余万字,刻成后立于河南洛阳太学。《熹平石经》刻成的第二年便爆发了黄巾起义,后又爆发董卓之乱。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董卓焚烧洛阳宫庙迁都长安,石经遭到损坏。魏初有所修补,以后一再迁徙,屡屡废毁。至唐贞观初魏征收聚石经,已十不存一了。自唐宋以来,不断有残石出土。如洛阳张氏发地得十余块,约九百七十余字,为《尚书》、《鲁诗》、《仪礼》、《公羊》、《春秋》、《论语》等。另有翻刻本,如胡宗愈刻于成都西楼,洪适刻于会稽蓬莱阁,还有越州石氏本等。民国后亦多有残石陆续出土。现在残石分别收藏于西安碑林、上海博物馆和台湾故宫等地。
如西安碑林博物馆所藏残石,东汉光和六年(183)刻,残高33.5厘米,残宽69厘米,两面刻字,正面余字28行,共247字,刻《文言》和《说卦》;背面余字21行,共197字,刻《家人》至《归妹》。隶书。残石两面文字内容均为《周易》。相传为汉代著名书法家蔡邕书。是国内所存汉石经残石中字数最多的一块。此残石字数不多,却保存了我国《周易》的最早文句,可供校正五经文字时参考。书法方挺严整,为汉隶的典范。该残石弥足珍贵,对研究中国镌刻石经的历史和了解汉石经的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该残石出土于河南洛阳,为于右任所得。1938年于氏捐藏碑林,抗战期间曾移藏富平,1952年重新入藏西安碑林。
熹平石经拓本
汉石经为中国历史上七次镌刻石经之首次。原刻儒家经典,共四十六石,因为刻石的残损和散失。它的拓片就成为珍贵的书法范本。书者蔡邕(133~192),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曾任郎中等职。蔡邕之书法,代表了流行于东汉的官方书法的风貌。
熹平石经残石拓本之一:纵:29.2cm,横:11.8cm、22.4cm、12.5cm。此为宋拓本,二开半,黄易鉴藏,题跋并钤“黄易之印”、“小蓬莱阁”印。
旧拓仅孙承泽本和黄易本而已,二本相同,同归端方,又归衡永,今皆入藏故宫博物院。残石现藏河南洛阳博物馆、偃师商城博物馆、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等处。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
撰稿人:秦明
熹平石经残石拓片之二:拓片高100厘米,宽68厘米。字体是用当时通用的隶书,现在残石分别收藏于西安碑林、上海博物馆和台湾故宫等地。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由 书法培训班 编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日内删除。 本站告知:内容仅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