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全碑书法作品(东汉碑刻曹全碑一共多少字)

 関壹開書画   2023-07-10 19:29   1,325 次浏览 人阅读  1 条评论

曹全碑书法作品(东汉碑刻曹全碑一共多少字)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因曹全字景完,所以又名《曹景完碑》。《曹全碑》系东汉王敞等人为郃阳令曹全纪功颂德而立。此碑立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碑阳20行,每行45字;碑阴题名33行,分5横列。书体为隶书,篆额久佚不存。全碑共1165字。碑高253厘米,横宽123厘米。此碑于明万历初在郃阳(今陕西合阳)莘里村出土,传碑石在明代末年断裂,人们通常所见到的多是断裂后的拓本。现保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藏有明拓本。

《曹全碑》属东汉末隶书完全成熟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它记载了东汉末年曹全镇压黄巾起义的事件,是研究东汉末年农民起义重要的历史资料,也是现存中国汉代石碑中保存比较完整、字体比较清晰的少数作品之一。其结字匀整,用笔方圆兼备,而以圆笔为主,风致翩翩,美妙多姿,是汉隶中秀美风格的代表。

曹全碑书法

创作背景

《曹全碑》系东汉王敞等人为郃阳令曹全纪功颂德而立。曹全自小就勤奋好学,博学多能,而且具有贤德与孝顺之心,他的孝行在家乡有口皆碑。曹全先后担任过郡右职上计掾史、凉州治中别驾,在建宁二年(169年)被举为孝廉,被授予郎中拜为西域戊部司马。当时正逢疏勒国发生政变,对大汉王朝也不再称卓进贡。曹全奉旨征讨,“攻城野战,若涌泉”,最终将和德王“面缚归死”,将诸部落贡纳的二百万钱全部登记造册纳入官府。之后又被举为孝廉,官拜酒泉福禄长,后来张角起义时战乱不堪,于是曹全被授予郃阳令,他收拾残局,安抚百姓,将属地管理得很出色。前来投奔的人云集郃阳,在他治下的“农夫织妇百工戴恩”。其后又在遭水灾之后,“兴造城郭”,还帮助一些有学识之人获得官爵。曹全在干这些事情时,能做“费不民出,役不干时”。郃阳人民为对曹全的政绩表达赞美歌颂之情,共同出资为其“刊石纪功”,《曹全碑》由此诞生。

碑刻内容

碑阳正文

君讳全,字景完,敦煌效谷人也。其先盖周之胄,武王秉乾之机,翦伐殷商,既定尔勋,福禄攸同,封弟叔振铎于曹国,因氏焉。秦汉之际,曹参夹辅王室,世宗廓土斥竟,子孙迁于雍州之郊,分止右扶风,或在安定,或处武都,或居陇西,或家敦煌,枝分叶布,所在为雄。君高祖父敏,举孝廉,武威长史,巴郡朐忍令,张掖居延都尉。曾祖父述,孝廉,谒者,金城长史,夏阳令,蜀郡西部都尉,祖父凤,孝廉,张掖属国都尉丞,右扶风隃糜侯相,金城西部都尉,北地太守。父琫,少贯名州郡,不幸早世,是以位不副德。
君童龀好学,甄极瑟纬,无文不综,贤孝之性,根生于心。收养季祖母、供事继母,先意承志,存亡之敬,礼无遗阙。是以乡人为之谚曰:“重亲致欢曹景完。”易世载德,不陨其名。及其从政,清拟夷齐,直慕史鱼,历郡右职,上计掾史,仍辟凉州,常为治中,别驾,纪纲万里,朱紫不谬。出典诸郡,弹枉纠邪,贪暴洗心,同僚服德,远近惮威。

建宁二年,举孝廉,除郎中,拜西域戊部司马。时疏勒国王和德,弑父篡位,不供职贡。君兴师征讨,有率脓之仁,分醪之惠。攻城野战,谋若涌泉,威牟诸贲,和德面缚归死。还师振旅,诸国礼遗,且二百万,悉以簿官,迁右夫风槐里令,遭同产弟忧弃官,续遇禁网,潜隐家巷七年。

光和六年,复举孝廉,七年三月,除郎中,拜酒泉禄福长。沃贼张角,起兵幽冀,兖豫荆杨,同时动。而县民郭家等,复造逆乱,燔烧城寺,万民骚扰,人褱不安,三郡告急,羽檄仍至,于时圣主谘诹,群僚咸曰:“君哉!”转拜郃阳令,收合余烬,芟夷残迸,绝其本根。遂访故老商量,儁艾王敞、王毕等,恤民之要,存慰高年,抚育鳏寡,以家钱籴米粟,赐癃盲。大女桃婓等,合七首药神明膏,亲至离亭。部吏王宰、程横等,赋与有疾者,咸蒙瘳悛。惠政之流,甚于置邮。百姓襁负,反者如云。辑治廧屋,市肆列陈,风雨时节,岁获丰年,农夫织妇,百工戴恩。县前以河平元年,遭白茅谷水害,退于戊亥之间。兴造城郭,是后旧姓及修身之士,官位不登,君乃闵缙绅之徒不济,开南寺门,承望华岳,乡明而治,庶使学者李儒、栾规、程寅等,各获人爵之报。廓广听事官舍,廷曹郎合,升降揖让朝觐之阶,费不出民,役不干时。

门下掾王敞,录事掾王毕、主簿王历、户曹掾秦尚、功曹史王颛等,嘉慕奚斯,考甫之美,乃共刊石纪功。其辞曰:懿明后,德义章,贡王廷,征鬼方,威布烈,安殊荒,还师旅,临槐里,感孔怀,赴丧纪,嗟逆贼,燔城市,特受命,理残圯,芟不臣,宁黔首,缮官寺,开南门,阙嵯峨,望华山,乡明治,惠沾渥,吏乐政,民给足,君高升,极鼎足。

中平二年十月丙辰造

碑阴题名

处士河东皮氏岐茂孝才二百,县三老商量伯祺五百,乡三老司马集仲裳五百,徵博士李儒文优五百,故门下祭酒姚之辛卿五百,故门下掾王敞元方千,故门下议掾王毕世异千,故督邮李諲伯嗣五百,故督邮杨动子豪千,故将军令史董溥建礼三百,故郡曹史守丞马访子谋、故郡曹史丞杨荣长孳、故乡啬夫曼骏安云、故功曹任午子流、故功曹曹屯定吉、故功曹王河孔达、故功曹王吉子侨、故功曹王时孔良五百,故功曹王献子上,故功曹秦尚孔都□、故功曹王衡道兴、故功曹杨休当女五百,故功曹王衍文珪,故功曹秦杼汉都千,□□□□□□琏,故功曹王诩子弘,故功曹杜安元进。

□□□□□□元,□□□□□孔宣,□□□□萌仲谋、故邮书掾姚闵升台,故市掾王尊文熹,故市掾杜靖彦渊,故主簿邓化、孔彦,故门贼曹王翊长河。

故市掾王理建和,故市掾成播曼举,故市掾杨则孔则,故市掾程璜孔休,故市掾扈安子安千,故市掾高页显和千、故市掾王季晦,故门下史秦并静先。

□□□□□□□起,故贼曹史王授文博,故金曹史精畅文亮,故集曹史柯相文举千,故贼曹史赵福文祉,故法曹史王敢文国,故塞曹史杜苗幼始,故塞曹史吴产孔才五百,故外部掾赵炅文高,故集曹史高廉□吉千。

义士河东安邑刘政元方千,义士侯褒文宪五百,义士颍川臧就元就五百,义士安平祈博季长二百。

作品评价

明代金石学家赵崡:“碑文隶书遒古,不减《史卒》《韩敕》等碑,且完好无一字缺坏,真可宝也。(《石墨镌华》)

明代书法家郭宗昌:此方出最初拓也。止一“因”字半以,其余锋铓铦利,不损丝发。因见汉人不独攻玉之妙,浑然天成,琢字亦毫无刀痕……碑阴自伯祺止孝才五十二人,外五人名字不备,当是书石阙略,非剥蚀也。书法简质,草草不经意,又别为一体。益知汉人结体命意,错综变化,不衫不履,非后人可及。(《金石史》)

明末清初政治家、收藏家孙承泽:“字法遒秀,逸致翩翩,与《礼器碑》前后辉映,汉石中之至宝也。”(《庚子销夏记》)

清代书法家郑簠:《曹全碑》,万历间出自土中,故得完好如新。碑阴有门生故吏名,出钱以刻石者,盖全为郃阳令此邦人士颂德之文。故碑尚在县,不知何时埋没,今始掘得,较当时显著,更流美千载也。书意故是名迹,从中郎法度变出,别成一家。今耳目好新,乃竟宗之,白下郑早年学之颇似,晚复唐,不得气力,后未见其继。

清代书法家方朔:“此碑波磔不异《乙瑛》,而沉酣跌宕直合《韩敕》。正文与阴侧为一手,上接《石鼓》,旁通章草,下开魏、齐、周、隋及欧、褚家楷法,实为千古书家一大关键。不解篆籀者,不能学此书;不善真草者,亦不能学此书也。”(《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

清代书法家万经:“秀美飞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

清代书法家朱履贞:分书石刻,始于后汉。然年代既谶,石质磨泐,妍媸莫辨。惟《曹全碑》,明季始出土,于汉碑中最为完好,而未断者尤佳。迩来击拓既久,字迹模糊,时人重加刻画,惟碑阴五十余行,拓本既少,笔意俱存。虽当时记名、记数之书,不及碑文之整饬,而萧散自适,别具风格,非后人所能仿佛于万一此盖汉人真面目,壁坼、屋漏,尽在是矣。(《书学捷要》)

清代书法家王澍:汉隶碑版极多,大都残缺,几不能复识矣,惟《曹景完碑》,犹尚完好可习。(《翰墨指南·书学宗派六则》)

近代革命家、教育家康有为:“《孔宙》《曹全》是一家眷属,皆以风神逸宕胜。”“至于隶法,体气益多:秀韵则有《曹全》、《元孙》。”(《广艺舟双楫》)

近代金石文字学家、书法家杨守敬:“前人多称其书法之佳,至比之《韩敕》《娄寿》,恐非其伦。尝以质之孺初,孺初曰:‘分书之有《曹全》,犹真行之有赵(孟頫),董(其昌)。’可谓知言。惜为帖贾凿坏,失秀润之气。”(《平碑记》)

近代金石学家、书法家徐树钧:碑阴书(指《曹全碑》)神味渊隽,尤耐玩赏。(《宝鸭斋题跋》)

近代藏书家姚华:其用笔多圆劲如篆势,所以虽瘦而腴,且如以锥画石,此中锋之最显著也。转折兼用,而折兼有先提而后按者,有迤而下行者,有略断而续行者相参。皆因势而宽严为之,至纯用转笔者,殆极罕见,故能遒丽独书也。结体有与寻常相反而见美者,如“月"字左撇势促,而又直竖行而下,行若悬针,偏旁亦往用之,舒敛皆与常相忤,而势能相救,由此可悟其变。

现代书法家费声骞:此碑书法秀润典丽,字形飘逸多变,是著名的汉隶之一。

本文地址:http://guanyikai.com/1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由 书法培训班 编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日内删除。
本站告知:内容仅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1. 関壹開書画
    関壹開書画【站长】 @回复

    《曹全碑》在明代万历年间出土,保存完好,是全面了解和学习汉隶的宝贵资料。明末清初政治因素的影响,金石、考据学兴起,带动了书法书风的转变,为《曹全碑》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一大批书法家取法《曹全碑》。时人相传“郑汝器隶书绝有名于时,要只学得《曹全》一碑耳”。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书法家傅山的传世作品就有他临摹的《曹全碑》。《曹全碑》在此时成为书法家争相临习的范本,甚至到民国时期很多书家都青睐此碑,《王洪云〈曹全碑〉与明末清初隶书研究》中记载明末清初至民国取法此碑的书家有:郑簠、王铎、郭宗昌、傅山、方文、姜宸英、周亮工、朱彝尊、陈恭尹、高凤翰、顾云美、石涛、陈奕禧、金农、高翔、史震林、陆瓒、丁敬、朱稻孙、何绍基、翁方纲、吴让之、万经等30多人,他们通过对《曹全碑》的取法实践,推进了人们对汉碑的认识,客观上起到了对隶书的复兴作用。

    自清初以来,《曹全碑》的艺术影响风范犹存,当代很多书家出版了临摹《曹全碑》的范本,有刘文华《临汉隶五种—曹全碑》、华人德《当代名家批注·曹全碑》《虞晓勇临曹全碑》、崔胜辉临《曹全碑》等。对于《曹全碑》的学习经久不衰。《曹全碑》犹如书法艺海中的指南针,进一步引领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2004年12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为了展现中华民族书法艺术的风采,发行了特种邮票《中国古代书法—隶书》,其中第三枚便是《曹全碑》(右图)。

    除书法艺术价值外,《曹全碑》还记载了中国汉代许多历史事件,如曹全在东汉末年镇压黄巾起义的事件、张角领导农民起义波及陕西的情况,以及当时农民军的声势和郃阳县民郭家起义等,为研究中国东汉末年农民起义斗争史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曹全碑》刻于东汉中平二年(185年)十月丙辰,出土于明万历(1573-1619 年)初年陕西省郃阳县旧城莘里村,曾埋于渭水沙碛中,未经风雨的剥蚀,字画完好。万历末年,石碑受到狂风折断的树干重压,致使碑体断裂。1957年移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已有较多损泐。

    2022年7月30日,中国国家版本馆举行开馆暨展览开幕式。《曹全碑》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