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书法欣赏《送梨帖》草书

 関壹開書画   2023-09-03 16:09   625 次浏览 人阅读  0 条评论

王献之书法欣赏《送梨帖》草书

送梨帖 :东晋王献之创作的草书作品。

王献之《送梨帖》,2行,11字。草书。尺牍大意是:王献之将三百只梨送与收信友人,并谈及冬天雪来得迟,天气状况却很不佳。《送梨帖》书写风格开合有度、闲雅淡逸。

王献之书法欣赏《送梨帖》草书

《送梨帖》收刻于宝晋斋法帖》、《澄清堂帖》、《墨池堂选帖》、《戏鸿堂帖》、《三希堂法帖》、《邻苏园帖》。

法帖内容

释文:今送梨三百。晚雪,殊不能佳。

大意:现送梨约三百个。雪来得迟,(天气)甚是不佳。

注解:

《送梨帖》首句“今送梨三百”刻帖为“今梨三百”,按字距实缺一字。根据宋代米芾《书史》记载“王献之《送梨帖》云:‘今送梨三百颗。晚雪,殊不能佳’”所缺字为“送”字。

《送梨帖》“晚雪,殊不能佳”句的“晚”,为“迟”意。“殊不”,甚不、却不。唐代孙过庭《书谱》载谢安与王献之语“物论殊不尔”。王羲之《快雪时晴帖》中“快雪时晴佳”与《送梨帖》“晚雪,殊不能佳”虽句意相左,但可互证互读。

书法赏析

笔意贯通

《送梨帖》不像《中秋帖》、《鹅群帖》那样字与字之间多有连笔,仅“殊不”二字连绵,其余字字独立,但又笔意贯通,从“今”字起笔一贯到底,折、搭承接有序,形断意连。如“今”字的收笔为出锋向左下,“送”字的起笔为搭锋顺入,以承上字。以下的“梨”与“三”,“能”与“佳”等字之间也用同法承接。笔画尽管收笔分明,但气势却如山泉出谷,奔腾倾泻不可遏止。从全幅布局看,字忽大忽小,字距忽宽忽窄,寥寥十一个字构成空灵的意境,颇耐人品味。《送梨帖》笔法变化亦较多,“雪”、“不能佳”等字如金蛇飞舞,用的是大王的内擫法,而“百”、“晚”、“殊”等字又转用外拓法,显得肥厚饱满。

纵引之势

以墨池堂选帖的《送梨帖》来看,《送梨帖》整体字型体势纵长:如“三”字三横写成三点,几成纵势,如高山坠石。“百”字长引第二笔,体势奇特。“殊、佳”亦呈长纵之势,二字右偏旁峻拔神纵。

行气姿态

以墨迹《送梨帖》来分析,首行的行轴线呈直线分布,但由于点画主笔的映带钩环盘纡,笔势变为曲线,与行轴线的“直”形成对比,静中见动:例如“梨”字左倾,“三”字末笔右顿,“百”字主笔继而左下,“晚”字主笔右摆后转左,“雪”字再接势向左,后笔锋婉转右书,再左回书写横笔,完成收势。转左侧右,行走自如。上述行气特征与乾隆题字(题于作品字幅右侧)相比,便可昭然。值得一提的是,“晚”字左移,近右偏旁与上字“百”和下字“雪”对齐,首行轴线产生变化,平中见奇。

《送梨帖》“今梨三百”四字字距平均。初看变化不大,细品仍见匠心,“梨”字书写行中见草,缓中见疾:上端“利”字左侧为行书书写,掠笔左出后,即原路回锋,长曳其笔,外拓挥洒出弧线。动与静的关系、点与线的关系在“梨”字都得以体现。“晚”字外紧内松,末笔呈章草笔意。

灵秀超逸

《送梨帖》的书风与《鸭头丸帖》的侧锋纷批和《鹅群帖》的潇洒跳宕不同,却与怀素所书《苦笋帖》相似,均开合有度、闲雅淡逸。徐利明在《洒脱英迈的小王风采》一节中评及《送梨帖》:“此帖师承其父,草势平和清逸,也有模拟意味,不见他潇洒豪迈的气概”(见徐利明《中国书法风格史》第六章第三节,河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1月版,196页)。《送梨帖》左右结构的字如“晚、殊、佳”大开大合,旷阔畅达。灵秀之处在于点的处理,如拓本“梨”字首笔长啄(永字八法之一)、“雪”首笔短勒、“佳”字右偏旁首笔短点,最显著的是“三”字,勒笔全作侧(永字八法之一)笔。点在长线牵引的笔势中,呈现爽朗醒活之意。

唐朝李嗣真在《后书品》(也称《书品后》)评价王献之的书法道:“子敬草书,逸气过父。”对于王献之作品中的超迈宏逸之气,刘涛在《王献之书法》一章中分析道,“当连属的笔势由字内溢出字外,纵引而下,字与字连环勾锁,使之‘血脉不断’,便破了行书、草书‘绝笔收势’的单字状态;字法伪略得可行可草,又破了字体的限阈。这样写字,摆脱了局执,又因‘易而速’而求得‘急以出奇’的‘宏逸’了”(见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第七章,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版,232页)。

王献之简介

王献之 :东晋书法家、诗人、画家、官员。

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字官奴,琅邪(今属山东临沂)人。王羲之第七子,晋简文帝司马昱之婿。东晋时期大臣、书法家、诗人、画家。 [47] [53] 与父合称“二王”,与张芝、钟繇、王羲之并列“四贤”。

王献之幼年随父学习书法。 成年后得宰相谢安赏识,历任本州主簿、秘书郎、司徒左长史、吴兴太守,累迁中书令等职,人称“王大令”。 先后迎娶郗道茂及新安公主司马道福为妻。

太元十一年(386年),病逝,时年四十三岁,谥号为宪。

王献之善楷、行、草书。其楷书体势开张,气峻韵和;其行草书笔法灵动,纵逸豪迈,饶有气势,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存世书迹有传本《鸭头丸帖》《中秋帖》《地黄汤帖》《送梨帖》,刻本有《洛神赋十三行》《十二月割至帖》等。同时,王献之还善于作画,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目其画为“中品下”。

本文地址:http://guanyikai.com/3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由 书法培训班 编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日内删除。
本站告知:内容仅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